浙江,地质调查之路越走越宽

2016-01-26

浙江省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浙江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,有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之说。近年来,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重视和支持下,浙江省先后部署开展了区域地质、矿产地质、水工环以及农业地质、城市地质、灾害地质等一系列基础地质调查工作,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,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地质保障。

地质调查工作主动服务“两美”浙江建设

在“建设美丽浙江、创造美好生活”的“两美”浙江建设中,地质调查工作不仅为城市规划开发和重大建设项目提供地质保障,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,为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地质新元素,而且走出了一条土地管理数质并重的新路子。

浙江是全国第一个全面开展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的省份。自2002年开始的十多年来,共投入财政资金1.46亿元,组织实施大中型农业地质调查项目22个,完成省级调查面积3.77万平方公里,县级1.03万平方公里,乡级532平方公里,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调查成果。

浙江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是耕地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阶段。2002年,全国首个省部合作《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》项目启动,历时4年,完成了近4万平方公里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,覆盖了全省86.5%的耕地面积,基本查明了浙江耕地地质环境总体状况。第二个阶段是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试点阶段。建立了基本农田质量档案和县乡级土地质量调查的方法技术体系,并在土地资源管护、富硒土地资源开发、地方病防治与土壤改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显著成效。第三个阶段是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全面服务于土地管理工作阶段。在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试点基础上,积极探索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新路子,将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服务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、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修编、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、土地整治等土地管理工作,并建立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档案和动态监测网络体系,土地质量实现了从重数量管理到数质并重的管理新格局。

近几年来,浙江以部省合作的形式开展并完成了杭州市、嘉兴市、舟山群岛新区和台州市等大中型城市(群)的城市地质调查。其中,《杭州城市地质调查》成果在杭州半山地区的工业污染综合整治、地铁1号线路面坍塌重大事故应急处理、岩溶避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另外,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》、《舟山群岛新区海岸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监测》项目的开展,为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、舟山群岛新区发展建设规划及交通、水利、核电、旅游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,在杭甬高铁、宁波地铁工程、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选区等项目规划、选址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同时,浙江还开展完成了三轮地质灾害详细调查、矿山地质环境专项调查、浅层地温能调查、地下水污染专项调查等地质调查工作,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、节能减排和水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了地质基础资料。近几年,浙江还加强了与旅游业相关的地质调查工作,发掘优势资源,为浙江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地质新元素。

以落实省部合作协议为抓手,布局 “十三五”地质调查工作

2014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作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,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,也带来了地质调查工作新的发展机遇。

2015年6月24日,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杭州签订了《关于推进浙江省地质调查战略合作协议》,双方商定在土地质量、深部找矿、海岸带、城市地质、灾害地质和成果转换应用等六个领域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合作。

——开展土地质量地质调查。

完成浙江省山地丘陵区1:25万和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1:5万土地质量地质调查,查明土地质量与生态地质环境状况、土壤污染和有益元素分布情况,建立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档案和动态监测网络体系。完善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服务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、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修编、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、土地整治等土地管理工作的政策制度,构建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服务土地管理新机制,为全国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提供经验和示范。

——开展深部地质找矿。

围绕“钦杭”和“武夷”两个重点成矿带浙江段,开展1∶5万地质矿产调查,推广应用“攻深找盲”方法技术,圈定深部找矿靶区,加强铜、金、银等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,新增资源储量,实现深部找矿新突破,为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。

——开展海岸带地质调查。

实施东海岛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,查明东海门户区岛礁国土资源现状。完成海岸带海域1∶10万和陆域1∶5万综合地质调查,查明海岸带基础地质资源现状,研究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,评价围填海及重大工程建设地质风险,统筹规划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利用,建立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,大幅度提升地质基础保障和服务能力。

——开展城市地质调查。

完成宁波、温州、金华—义乌等3大都市区,湖州、绍兴、衢州、丽水等4个区域中心城市和10个典型中小城市的地质调查,探索建立大、中、小不同规模城市地质调查方法与评价体系,查明城市发展的基础地质条件和主要地质问题;建立城市地质数据库与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服务平台,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模型,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,实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,切实提升地下水环境管控水平,为长江经济带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地质依据。

——开展灾害地质调查。

按照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和风险化管控的要求,开展重点县(市、区)1∶5万地质灾害调查和乡(镇)1∶1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,划定地质灾害隐患点、高风险区。建立台风暴雨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,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,强化应急预案管理,探索地质灾害保险模式,强化地质灾害风险管控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
——促进地质调查成果转换应用。

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、实物地质资料统一汇交、管理和利用机制,实现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、馆藏规范化、管理信息化、服务公共化。充分发挥浙江互联网资源优势,建立地质信息数据库,打通地质信息全方位服务渠道,探索形成“互联网+”的地质调查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,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和社会公众对地质信息的辨识度和利用率。

信息来源:浙江省国土资源厅


上一篇:正确看待我国GDP增长数据

下一篇: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破解城市地下管网顽疾--专访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杨玉坤董事长、党委书记